歷經漫長的40週孕期後,孕媽咪即將迎接可愛的寶寶!然而,不少自然產的媽咪在產前相當焦慮,除了擔心自己能否順利生產之外,還有各種疑慮存在,包括生產過程是否很痛?到底需要費時多久?其實只要清楚了解生產過程中,三大產程所分別會遇到的狀況及應對方式,便能做好心理建設,輕鬆面對生產的關卡。
孕媽咪在懷孕37週左右(俗稱的「足月」),會有部分的人出現產兆,因距離預產期僅剩3週,隨時都有可能生產而進入產程,因此,只要出現陣痛、破水或陰道出血等狀況,應立刻就醫檢查。不過,到底出現什麼現象代表即將生產?出現真實產兆後,又將面臨哪些事情的發生?
基本上,孕媽咪生產階段略分成三部分,也就是俗稱的三大產程。在這三大產程中,媽咪的身體會出現不一樣的變化,透過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婦產科主任呂理政與壢新醫院婦產科醫師任士熙的詳細解說,孕媽咪只要掌握各階段要點,並做好心理建設,相信媽咪都能擁有美好、順利的生產經驗。
產程前》注意走路姿勢,做緩和運動
呂理政主任表示,真正生產前可能會先出現一些假產兆,例如:媽咪此時子宮常會不自主的收縮,肚子突然變得緊繃、持續10~30秒後又鬆掉,休息一陣子又停止收縮,這種沒有固定頻率的不規則收縮,便是經典的假產兆之一。越靠近預產期,部分媽咪可能會出現輕微落紅、分泌大量黏液(如血液混和鼻涕般的質地),此乃子宮頸開始擴張的趨勢。此外,媽咪也會因為胎頭下降、撐大骨盆腔,出現骨盆恥毛處脹痛、腰痠、腹部下墜、便意等假產兆,除了落紅、破水與陣痛外,都無須太過緊張。
孕媽咪在預產期前1週,因為肚子變得很大,腰部的肌肉受到壓力而較緊繃,因此,呂理政主任提醒,媽咪此時走路的姿勢一定要將腰桿挺直,切忌彎腰駝背,以免加重腰部的負擔,又或者學企鵝步走路,走起路來也較為輕鬆。基本上,建議媽咪做些運動,以幫助生產,例如:飯後於公園散步半小時至1小時;緩和的體操與爬樓梯,爬樓梯方式為1樓爬到5樓後再搭電梯到1樓,切勿下樓梯,因為孕媽咪的大肚子會擋住視線,下樓梯時的危險度會增加。此外,因為許多媽咪在懷孕後期會有失眠困擾,但仍應保持一天至少睡6小時以上的狀態較佳;至於飲食方面,肉魚豆蛋類、維他命與蛋白質皆須均衡攝取。
產兆》出現症狀,立即就醫
何謂急產?
住院後需填寫基本的表格資料,進行驗尿以確認是否有尿路感染或蛋白尿情形產生。呂理政主任指出,部分醫院以往在此時會進行剃毛、灌腸等程序,剃毛的用意在於避免阻礙會陰切開術與縫合,灌腸則是避免媽咪在生產過程中因用力,導致糞便排出而汙染寶寶。不過,因部分媽咪會抗拒這類程序,因此,可在施行前與主治醫師溝通是否有其必要性,以桃園醫院為例,醫護人員透過加強消毒的方式來取代剃毛與灌腸,在等待過程中,醫護人員也會進行抽血、驗紅白血球指數、檢查有無狀況發生,並且於適當時間做一次內診,觀察子宮頸變薄的進展。由於媽咪躺著待產,可能會因為休息而導致產程時間拉長,必要時醫護人員會在點滴內加入宮縮劑,讓收縮的頻率更規則。
通常在分娩前,孕媽咪的身體會產生許多變化,到底出現哪種現象,即表示快要生產呢?呂理政主任解釋,目前主要判別產兆有三種,包括落紅、陣痛與破水,雖然出現以上3種狀況並不代表會立刻生產,但仍應立刻到醫院做檢查,避免感染、耽誤生產或發生危險。
陣痛
破水 破水通常出現於陣痛之後,意指子宮胎膜破裂,導致羊水猶如米湯狀從陰道中流出,水量、流速因人而異,部分人為大破水,流出量很多,連褲子都會濕掉;部分人則是小破水或高位破水,感覺比較像較稀的分泌物,且為一陣一陣的流出。由於破水狀態較難判斷,呂理政主任提醒,媽咪應到醫院進行破水試驗,避免媽咪與胎兒受到感染。
破水一般可分為高位破水與低位破水兩種,前者是指破水位置於子宮上方處,流出的液體量較少,常會被忽略;後者則是破在位置較低處,因接近陰道,破水的分量與洩流速度較多、較快。一般而言,多數媽咪都屬於低位破水,少數為高位破水,當破水情形出現在陣痛之前,可能是早期破水,應立刻就診。
落紅
第一產程》耗時較長、疼痛指數低 ▇定義:從子宮開始規則收縮開始,直到子宮頸完全打開(約10公分)的過程,稱之為第一產程。 ▇所需時間:潛伏期的初產婦約20小時內、經產婦為14小時內;活動期的初產婦約10小時內、經產婦為8小時內。 ▇疼痛指數:潛伏期1~3分、活躍期4~6分
第一產程又可分為潛伏期(latent phase)與活躍期(active phase),潛伏期意指規則的子宮收縮,每3~5分鐘發生1次,每次40~60秒的子宮頸擴張、變薄之過程。通常進入潛伏期後,才是分娩的開始,因此,子宮擴張的速度較慢,且該過程所需耗費的時間因人而異,初產婦(第一胎)最長可達20小時,經產婦(第二胎或以上)則會在14小時內可進入下一階段。潛伏期時雖已有規則性陣痛,但孕媽咪的子宮頸大約僅擴張至3公分左右,若此時就診,因尚未達到住院的標準,會被請回家休息。
當孕媽咪的子宮頸開到3公分以上,就進入活躍期。活躍期又可細分為加速活躍期、最大傾斜活躍期與減速活躍期,此時子宮頸擴張的速度會加快,從3公分逐漸擴張至6公分以上,陣痛狀況也越來越明顯和密集,初產婦每小時子宮頸約開1.2公分以上、胎頭下降1公分以上,耗費時間約10小時內;經產婦則約每小時開1.5公分以上、胎頭下降2公分以上,所需時間則較短,約8小時內。
因為第一產程耗費時間較冗長,孕媽咪既煎熬又辛苦,建議此時期可以小歇一會、吃些東西,和親人聊天或聽聽音樂進行放鬆,陣痛時不妨採取腹式呼吸法來幫助腹部放鬆,姿勢部分則可採取左側躺或依照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即可。
待產準備
在進入活動期之後,媽咪的子宮頸逐漸擴張至10公分,也將是最為疼痛的階段。在擴張過程中,子宮收縮的強度會越來越大,子宮頸也隨之變薄、變軟,當子宮頸越接近全開時,媽咪會越加疼痛,情緒也會越來越不穩定,還可能出現顫抖、忽冷忽熱的身體狀況。此時爸比一定要多加鼓勵媽咪,不斷給予支持與力量,並依照她的需求進行協助,如果疼痛情況嚴重,可試著做拉梅茲呼吸,爸比抱住媽咪進行一些規律節奏性的動作,像是肢體搖晃、點頭、身體搖擺或熱敷、按摩等,如此可緩解宮縮的疼痛。
除了上述所提及之初產婦與經產婦的差別外,產程進行的速度又會因為子宮收縮強度、胎兒大小、骨盆腔大小、子宮頸軟硬程度、孕婦體重而有所影響,若子宮收縮的強度力道夠,且越來越強,加上胎兒小、骨盆腔大,產程速度就會很快。反之,收縮的強度不夠、胎兒體積過大,加上骨盆腔小,產程不只緩慢,還可能出現產程遲滯狀況。雖然子宮收縮力道與骨盆腔大小為天生,其餘部分則可在孕期進行控制,因此,提醒孕媽咪在懷孕期間應該要控制體重,避免自身與胎兒的體重過重,導致生產困難。
該不該打無痛分娩?
產程風險
1產前出血
2胎兒窘迫
3羊水栓塞
第二產程》坐上產檯,聽從醫師指令 ▇定義:指孕媽咪的子宮頸完全擴張,直到胎兒完全娩出。 ▇所需時間:初產婦約2小時內、經產婦為1小時內。 ▇疼痛指數:8~10分。
簡單來說,第二產程是胎兒真正要娩出的時期。寶寶的胎頭會逐漸慢慢往下降,孕媽咪疼痛的部位也會由上而下轉移,又因為胎頭擠壓到骨盆處,媽咪會產生強烈的便意感與不自主的開始用力。此時最重要的是媽咪用力方式,將深深影響到生產速度快慢,當收縮開始時,媽咪必須要深吸一口氣後憋住,之後像排便般肚子用力將胎兒往下擠壓,盡量憋滿10秒鐘以上後再換氣,當收縮暫停時,媽咪可稍微休息,直到下次收縮開始。
媽咪進入第二產程後,醫護人員會安排媽咪坐上產檯,以上半身直立的方式(坐姿或跪著)準備生產,並由主治醫師與醫護人員一同陪伴媽咪生產。媽咪在產檯上時,最重要任務就是聽從醫師指示,反覆進行吸氣、吐氣、憋氣、用力這四個動作,用力方式類似解便的感覺,只要能夠掌握施力要點,便可以加速第二產程進度,快速將寶寶娩出。任士熙醫師進一步解釋,第二產程所耗費的時間,初產婦約1個小時、經產婦約30分鐘,如果第二產程的時間超過1小時以上,屬異常狀況。但若採取無痛分娩,通常超過2小時以上為異常狀況,須視情況給予真空吸引器或產鉗助產。
究竟會陰該不該剪?任士熙醫師表示,許多孕媽咪在生產時最為恐懼的部分便是剪會陰,通常醫生會建議孕媽咪要剪會陰的主要原因是東方人的陰道較緊,在自然生產過程中,若不剪會陰,胎頭會撐開陰道口,產生不規則的撕裂傷,因此,若先行採取會陰切開術,便可避免不規則撕裂傷的後遺症。會陰切開術的施行方式是先在會陰附近進行局部麻醉,再將產婦陰道開口處剪開一個長約3公分的小傷口,以使產道變寬,讓胎兒可順利娩出,事後再進行縫合即可,由於傷口小,復原較快。然而,近年來強調溫柔生產,如果孕媽咪仍有疑慮,可與主治醫師進行討論,並非必要手術,以桃園醫院為例,醫護人員會事先做會陰按摩,增加會陰的保護措施,目前較少施行會陰剪開術。
真空吸引器VS.產鉗
順產3關鍵
孕媽咪在妊娠期中,若體重過重,通常胎兒也會長得較大,特別是個子嬌小的女性,骨盆比其他個子高的人還要來得窄,若因體重控制不當,導致胎兒重達3500公克以上(或胎兒頭寬超過10公分),將會導致生產變得辛苦。任士熙醫師提醒,個子矮於160公分的媽咪,絕對要特別注意體重控制。以往曾在產房出現許多無法順產案例,多半是因孕媽咪在妊娠期時養尊處優,飲食過於隨心所欲、運動量少,成天或坐或躺的不斷看電視、少活動,導致媽咪與胎兒的體重過重,且因為不曾或不常運動,使得骨盆肌肉力量不足,又若在生產時,媽咪因怕痛而過度緊張,聽不進醫生的指令,生產的辛苦便可想而知。若不幸發生產程遲滯或胎兒窘迫的狀況,便得立刻以剖腹方式緊急救出胎兒,相信這些都不是醫師與媽咪所樂見的。
到底應如何才能順產?關鍵3P又該如何達標?因骨盆腔寬窄為天生狀態,較無法透過藥物方式來影響,許多媽咪會想服用開骨散來增加順產機率,但目前並無任何科學實驗證實可透過藥物擴展骨盆腔寬度,若胡亂食用,可能影響胎兒健康。胎兒體型的大小必須靠媽咪的飲食控制,最簡單方式就是以BMI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做為整個孕程能增加體重的判斷依據,若BMI≧ 24,盡量不要超過10公斤;18.5≦BMI<24者為正常體重範圍,可增加10至15公斤;BMI<18.5者,為體重過輕,可增加15至20公斤。最後一個「力量」的部分,可在產前進行一些呼吸訓練,但最實在方式是透過運動、生產球或孕婦瑜珈等方式,訓練骨盆腔底肌肉群。此外,散步、爬樓梯(只上樓梯、不要下樓梯)也都是產前很好的訓練方式。
產程風險
1肩難產
2產道裂傷
3產程遲滯
第三產程》胎兒娩出,臍帶分離 ▇定義:指胎兒出生與胎盤娩出的階段,寶寶產出後將臍帶分離,待胎盤自行剝落或協助排出。 ▇所需時間:5分鐘內。
此階段寶寶會以頭、肩、身體、腳的順序娩出,接著醫生會清理寶寶的口鼻、把羊水吸出、將臍帶剪斷,另由醫護人員清理寶寶身上的黏液,再輕拍寶寶腳部直到哭出聲音,隨後陸續照保溫燈、蓋腳印、套上媽咪名字的手環、檢測寶寶的身高、體重與健康狀況,將寶寶包好抱來與媽咪見面,此時媽咪終於可以鬆一口氣,等待與寶寶相見。
由於經過漫長的生產,媽咪多半已精疲力竭,又必須等到胎盤娩出後才能離開產房,故只需要安靜休息,靜候醫護人員指示即可。任士熙醫師補充,寶寶出生後到胎盤完全娩出的這個階段,通常約耗費1~5分鐘左右,胎盤必須在5分鐘內與子宮分離,如果超過5分鐘仍尚未娩出,很可能會是植入性胎盤(胎盤長進子宮肌肉層內),必要時醫生必須用手或機械將胎盤自子宮內部抓出來,若無法取出或不斷出血,可能要做子宮動脈栓塞術,嚴重者得將子宮切除。如果一切順利,醫生會將產婦的會陰部傷口縫合,大約耗時10~30分鐘,觀察沒問題後,即可回病房休養。
產程風險
1植入性胎盤
2產後大出血
呂理政 任士熙 引用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F91242A348580A13 |
Are you ready?產程風險全解析